首页

https://umhom2.com/

时间:2025-05-29 00:32:58 作者:中原文明“对话”墨西哥文明 共探古老文明互鉴 浏览量:64476

  中新网上海8月6日电 (记者 缪璐)2024年科普教育基地“科创筑梦”联合行动之生命安全与健康系列活动“人生能有几回搏——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65周年纪念展”6日在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以下简称“乒博馆”)开幕,旨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巨大贡献。

8月6日,“人生能有几回搏——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65周年纪念展”在乒博馆开幕。(乒博馆供图)

  本次纪念展共展出181套藏品,囊括世界体坛明星丛书《中国乒坛第一人——容国团》、《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册、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画册内页、1966年北京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夺冠照片、《为祖国争光》宣传册、《中国男队夺取冠军目睹记》剪报等。其中,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女团队赛结束中国男子队荣获世界冠军》报纸头条剪报、《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秩序册》更是弥足珍贵的经典藏品。

8月6日,“人生能有几回搏——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65周年纪念展”在乒博馆开幕。(乒博馆供图)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乒博馆联合主办。广东省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四级调研员陈鸿海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纪念展,不仅是纪念容国团的成就,更是为了弘扬容国团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更多人记住容国团的传奇故事,激发全社会对体育精神的尊重和传承。”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宣布纪念展开幕后,以亲历者身份讲述了当年的光辉岁月。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容国团在这一年夺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红双喜”成了全国人民的共同记忆,也开启了中国体育的新篇章。

  徐寅生表示,容国团这个名字在中国体育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他是中国体育的“报春人”,是中国乒乓球运动乃至中国体育运动的先驱和开拓者。容国团的成就,不仅仅在于金牌的荣耀,更在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精神风貌,那种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体育人。

8月6日,“人生能有几回搏——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65周年纪念展”在乒博馆开幕。(乒博馆供图)

  李琛还现场为参观者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世界乒坛的历史背景、容国团首次征战世乒赛获得世界冠军、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的精神、容国团带领中国乒乓女队获得历史性突破等内容。

  参观的市民游客接受采访时表示,“最近一直关心中国乒乓球队健儿们在巴黎奥运赛场上的表现,再来观看此次纪念展,深刻感受到中国的乒乓精神是代代相传的。”

  主办方表示,希望在容国团精神的感召下,继续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向前发展,为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看不见的8小时·科学“侦探” | 如何让真相“开口说话”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两会后,连打三“虎”

会议指出,中国央行将会同有关方面,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统筹力量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不断提升支付服务的包容性,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

河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八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喀纳斯景区迎来降雪,景区被云层覆盖。云雾缭绕飘在山间,带来一种别样的美。远处雪山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喀纳斯湖水呈现出深邃的蓝绿色,清澈且安宁,宛如仙境一般。

“月壤砖”将赴太空!开展太空暴露实验 2025年年底返回地球

马丁·温苏埃:在我看来,学术交流是迈出促进发展共同知识进程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性工作。过去二十年来,吉诺·赫尔马尼研究所一直与中国的学术机构与大学合作,促进教授、研究学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换交流,研讨合作项目。这些例子旨在证明,中国与阿根廷之间友好合作的潜力是巨大的,两国的大学在知识生产、学术交流与教学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因此我认为,对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而言,大学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合作空间。在这里,双方可以就推进合作的最佳方式提供范式。

【东西问·中外对话】北大学者:中国传统智慧引领世界生态文明转型

“艺术产业的宏观视阈”议题探讨了艺术品市场的交易体系、数字时代的遗产活化、数字文创产业以及亚洲新兴艺术市场的趋势等议题。四川美术学院讲师陈戈以大足石刻为例,探讨了数字技术如何活化文化遗产,指出数字技术不仅用于保护,还能促进文化遗产的活化,并提出将数字资产转化为IP的路径,推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